象牙材料價格昂貴,來源甚少,其純潔溫柔的特點更是倍受青睞,故而必然會出現偽制品或用類似象牙的材料雕刻,以假亂真。一般仿象牙的材料有以下幾種:
一、人造牙:它是采用化學工藝合成,比較容易辨認。例如:酚醛澆鑄樹脂、硝化纖維塑料、干酪素塑料等。從重量上看同樣大小的制品,由于象牙比重大,人造牙的質量輕,象牙雕刻的制品份量明顯地重一些。而從作工上看真象牙制品大多精工細作,制品多為圓身;人造牙光澤差,無牙紋,有的故意作出牙紋,但死板呆滯,幾乎看不出紋路,有紋也是橢形紋,不相交且粗細一致。與象牙的自然的人字紋、網狀紋不能比擬。且人造牙制品易老化、發黃、變脆,制品則往往留下模具的痕跡。
二、魚牙:即海洋里較大的魚的牙齒,例:海象牙、海豬牙等。魚牙從重量上遠比象牙要輕,有很密的豎狀條紋,韌性很差,一經把玩便已露出馬腳。魚牙亦彎曲呈月牙形,比象牙相比要短得多。象牙表面沒有琺瑯質覆蓋有韌性,自牙頭開始,有一小黑點,一直延伸到空心的管口部心,稱之為心。大致分三種:太陽心、芝麻心、糟心。以太陽心最好,芝麻心次之,糟心最差,也比較少。而魚牙稍硬帶脆性,表面有一層琺瑯質,光澤也不及象牙柔和。魚牙亦有心,都為雜亂無章的糟心。以魚牙的材料和形狀,不可能雕成大件制品,多為小件及中件。
三、骨:象牙制品與骨制品的區別:
〈1〉從顏色上鑒別:真品象牙制品呈牙白天然本色,雖經時間長而發黃,以豆渣浸泡后再擦則自然變白;象牙制品既使漂白也會有油潤潔白的光澤,手感潤澤細膩。骨制品多經漂白而成,而骨制品漂白后則變得干澀,手感粗糙,經過磨光上蠟等工藝后,好似象牙,但骨含鈣量高,性脆、質地輕、且疏松、有細小的黑點和棕眼。由于骨壁較薄的緣故,骨雕產品不可能雕成實心的大件和中件制品。
〈2〉從重量上鑒別:同樣大小的制品,真品象牙結構致密,質地細膩,其比重大,一經把玩有手頭重的感覺;骨制仿品則質地疏松,其比重小,故手頭發輕發飄。因此牙雕制品要比骨雕制品的分量重。
〈3〉從骨質上鑒別:真象牙的質地細膩、油潤發亮,紋路有魚網文和人字紋;無骨眼,相比之下,骨頭的質地比較粗糙,紋路也粗糙,有骨眼。如把真象牙放到醋中浸上一夜,它就會柔軟得如同要腐爛一樣,可以任意制作精細工藝,制作完成后用木賊草水放慢火煮一下,就會堅硬如初;骨頭制品顯得干澀,用放大鏡觀察表面布滿了粗糙的小砂點,由此,查看牙紋和小砂點即可分辨出是象牙制品還是骨制品。
〈4〉從做工上鑒別:真品象牙制品一般精雕細琢,精致完美;骨刻制品一般做工比較粗糙,因本身材質粗糙,即便是細作也會顯得粗糙些,另外骨制品多因材料小而雕刻形狀呈橢圓形或扁圓形,且表面高低不平。
四、角:一般是指鹿角、羚羊角之類的雕刻制品,這些角類有皮,沒有象牙天然的紋理和心,性如細小的樹杈。整體色澤也較真牙為暗泛黃,硬度也比象牙脆。不能達到象牙的光潔滋潤之態,所刻的多為小件制品,由于制品形小,特征少,鑒別時務必特別留意。